昨天,南京大學2022年強基計劃高校考核環節順利結束。今年,南大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聯合開展強基計劃招生新試點,將高校考核調整至高考出分前完成。不少考生反映,試卷整體難度較大,冷門知識點較多,但也在意料之中。
“我聽說過錢大昕,但是對他并不了解。”18日上午11點40分,走出考場的史梓旸有點“蒙”,這位來自江蘇省溧陽中學的小伙兒對自己的文學功底向來自信滿滿,但考場上的“冷知識”還是給他潑了一盆“冷水”,“試卷主要考察語文和歷史,第一道題給的材料是清代學者錢大昕文集的序言,提到古文和科舉之文的區別,讓考生概括兩者的特點。雖然我覺得挺難的,但作為文科生,還是把整張試卷都填滿了。”
早在前幾日,來自馬鞍山中加雙語學校的汪子杰便在父母的陪同下到達南京,準備考核環節。在考場外,汪子杰仔細回憶起考題:“數學有一道不等式的題目,要求從特殊式推導到一般式,但我沒有找到規律,所以沒有推出來結論。”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小伙子表示自我感覺并不太好,有把握的題不是很多。
“強基計劃”又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于2020年在相關高校開始實施,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哲學等相關專業招生,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今年,強基計劃試點增加了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3所高校。目前,全國共有39所強基計劃試點高校。
今年,南大強基設三個專業組8個專業,分別是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此次參加南大強基計劃的考生分為兩類,第一類為綜合素質和學業成績優秀的考生,第二類為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且高中階段須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任一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根據自己的發展潛力,考生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專業報考。
“限報一所高校,高考前填報志愿,高考成績出分前完成高校考核環節等相關舉措,其根本目的是減少考生報考的盲目性和投機性。”南大本科招生辦主任李浩介紹,高考成績公布后,學校將按照高考成績和南大考核成績計算的綜合成績進行錄取。